详情
【毕业季】游戏行业未来前景如何?入行攻略,避免坑!
游戏观察网
更新日期:2025-07-20 09:11:26

500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本人所有,在观察者网独家发布,未经本人授权,严禁转载。

---

前记:笔者入行已20多年,同时,创业多年,长期担任制作人及培养制作人,出品过多款成功产品。

"现在游戏行业整体偏冷清,监管趋严,大公司裁员不断,中小公司接连倒闭,创业基本拿不到投资,还值得入吗?"

又是一年毕业季,一些刚毕业的年轻人,看着游戏行业的现状,心里直打鼓。

先说结论:

对于真正热爱游戏制作的人,可能现在才是更好的时机。

而对于只是想找热门工作机会的人,不是最佳选择。

如果你的学历和学校有足够的竞争力,只是想找一份好工作,建议你选择AI或者考公等更适合的方向。

这个结论可能让你意外。让我慢慢给你分析。

一、游戏行业为什么不景气?原因比你想的复杂

首先,我们需要澄清一个事实:目前的游戏行业不景气,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很难说哪个方面的原因更大一点。

从大的方面看,世界的政经局势一直处于剧烈的动荡中。旧有的世界秩序正在消解,新的秩序正在形成,未来新世界的整体格局目前并不明朗,各方还处于激烈的博弈中。

每一轮新的世界经济大起飞,往往都伴随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大爆发。最近刚过去的这一波科技浪潮是移动互联网,现在正在进行中的是AI。

但问题是,AI到目前为止更多呈现的像是一种基础设施的作用,是作为高速公路类似的作用对各行业进行赋能,像微信、抖音等流量集中和垄断的杀手级应用尚未出现。甚至,有可能,AI时代将不再有万千流量均集于一个APP的杀手级应用,而是呈现星状分布的特征。

所以,从宏观上看,政经环境、科技革命,这两大影响世界经济大趋势的因素,在当前都没有对新的经济增长形成明显的助推力,这自然就会影响到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经济体的资本大环境。

说白了,大环境不好,游戏行业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二、流量红利消失了,存量竞争就是抢别人的用户

第二个需要理清的事实:在国内,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增用户已然到顶,所谓的流量红利已经消失,现在各行各业均进入了更为残酷的存量竞争。

什么是存量竞争?就是你的用户,必须来自于从其他产品那里抢来的用户,自身产品不过硬,是无法抢过来用户的。完全没玩过游戏的人,比例已经大大降低,目前绝大多数网民都是多多少少玩过游戏的人。

这意味着什么呢?

要想有玩家关注,势必通过产品本身和推广营销两个环节下手。要么卷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和创新度;要么卷广告价格,提高产品曝光度和知名度。而这两点,都会推高产品的整体成本,进一步增加产品赢利的难度和风险,同时也就降低了产品的成功概率。

一个很现实的对比:以前获客成本可能只要几块钱,现在动辄几十上百,甚至有的重度游戏达成了三、五百。以前做个七八十分的产品就能赚钱,现在九十分的产品都未必能回本。

这就是存量竞争的现实。

三、"做出来就有人玩"的时代,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第三个需要理清的事实:过去,只要能把游戏做出来,就总有人玩,总会有发行商洽谈合作,也总会有投资方对接谈投资。

现在,完全变了。

游戏只是做出来已远远不够,还必须有自己的亮点,有足够高的品质,能吸引到玩家的眼球和注意。而一款产品在没有表现出足够确定的成功预期时,发行商和投资方的合作,都是非常谨慎和艰难的。

更要命的是,发行环节的分成比例也在变化。开发者的分成比例越来越低,从当初的流水分成已演变成了利润分成。有的分成比例甚至相比之前已经到了流水收入的10%或以下,这个比例连当初的页游时代分成比例还不如。

想想看,辛辛苦苦做个游戏,最后只能拿到流水的10%,这还有什么搞头?

四、那为什么说现在反而是好时机?四个理由

看到这里,你可能更困惑了:"你说了这么多不利因素,怎么还说现在是好时机呢?"

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理由一:活下来的,都有"真功夫"

现在能活下来的团队,基本都是有两把刷子的。而且多数不是真正热爱游戏的团队,就是在游戏圈内非常有资源的团队。

这对于新人寻找适合自己的团队是有利的。毕竟以前热钱太多,鱼龙混杂,很容易挑花眼。现在呢?垃圾团队都被淘汰了,剩下的很多都是精兵强将。

你想想看,是在一个充斥着骗子和投机者的环境里成长快,还是在一个都是真正做事的环境里成长快?

理由二:属于真正游戏热爱者的时代到了

现在做游戏,真的是要认真做游戏、认真服务玩家才能成功,而不是过去那种炒概念、拉投资、跑流水、上市圈钱跑路的恶性循环。

以前很多公司是怎么做的?先炒个概念,然后拿着PPT去融资。融到钱后,东拼西凑地做个类似换皮的产品,买量洗几波用户,把流水做漂亮点,然后继续融资或者上市套现。产品死不死不重要,公司挂不挂也不重要,因为创始人已经拿到钱了,大不了关了公司、关了游戏,重新炒一个新概念,开启新一轮的包装循环。

现在呢?这套玩法彻底行不通了。

在最终的出口上,非行业内的资本已经大规模撤离游戏行业,更别说上市了,就连新融资都很难拿到。现在重点扶持的都是硬科技公司。

所以,对于游戏公司来说,必须从以前靠融资活着转变为靠产品收入活着。

怎么才能有稳健的长期利润?产品好,服务好,踏踏实实做产品,真正让玩家满意,才会获得玩家最终认可。不是所有的人都变成了长期主义者,是短视者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已经更难生存,于是更多的开发者不得不转向于寻求如何让自己成为长期主义者。

与过去浮躁的行业氛围相比,现在行业内反而多了很多踏实做产品的氛围。现在选择做游戏,反而能真正学到东西。

理由三:用心做游戏的机会更多了

随着玩家对游戏品味的提高,以及政策监管的规范化,倒逼开发者真正潜心钻研游戏产品和玩家期待这些最本质的东西。

这给了真正用心做游戏的人更多的机会。最近几年Steam游戏持续爆出的热点现象就是一个佐证。《黑神话:悟空》、《戴森球计划》、《太吾绘卷》……这些成功的国产游戏,哪个不是用心之作?

但问题也很明显。

在大量的玩法方向上,即使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款爆款,其后也已多年未出过新的爆款。为什么?还是有品质的产品供给太少了,真正沉下心来做这种品质之作的团队太少了。

众多的开发者,习惯了去按套路化的方式做游戏,还没有习惯按照自己真正的审美和喜好,去做一款体现自身真正喜爱的、同时也能打动与自己相类似的同类玩家的作品。

能发布游戏的平台很多,不同平台的游戏商业模式有很多差异,不同平台对开发者的适配度也有很大差异。并不是每个开发者都适合做买量型游戏,也并不是每位开发者都适合做重度的工业化的复杂游戏,更不是每位开发者都适合做整天研究氪金的游戏。

表面上看,微信小游戏,是新的行业流量机会,但其上的游戏类型可谓换汤不换药。

真正能带来商业模式大调整的,匹配不同类型开发者的,反而是steam平台上的买断制游戏。去除了内购氪金的强限制之后,真正的游戏热爱者反而有了更大的创作空间和自由度。但在steam上做游戏,将不再是按套路化做游戏步步都要分析数据的那一套打法,她是完全由开发者主导和驱动的,以同好者和粉丝为基础的更加社区化的游戏研发模式。对于中国的游戏从业者,更多的人需要从头摸索这套模式。但相对于国内游戏10%的流水分成,Steam上仍然能拿到70%的开发者分成显得尤为难得(如果有中间发行商的话,基本也能拿到至少20%以上的分成)。

机会一直都在,只是缺少真正用心的人。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热爱制作游戏的人,现在你将会有更多的队友一起去做自己理想中的游戏。

理由四:还有哪些行业比游戏更好呢?

虽然这几年游戏行业随着经济大环境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动荡,远没有前几年那样让人心弛神往,但是,环顾其他的各行各业,除了考公之外,又有哪些行业一定比游戏行业还好呢?!

国内顶级的互联网公司,多多少少都有游戏相关业务,最明显的腾讯、网易自不必说,字节跳动的广告收入中大比例也是靠游戏,阿里也有自己的游戏团队。

这么多的互联网巨头之所以前赴后继的要布局或者投资游戏相关业务,是因为游戏是互联网领域截止目前在赢利模式方面最清晰的商业模式之一(互联网三大赢利模式:广告、电商、游戏)。

那么,目前最火的AI行业,其选择就比游戏行业好吗?

从表面上短期的收入水平看,可能确实是比游戏行业收入高。但从确定的应用场景和清晰的商业模式来看,AI行业目前在这两个方面均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甚至,游戏行业有可能会成为AI应用里最先实现规模化赢利的应用领域,做游戏,也可以同时学AI,一举两得

当然,如果你对游戏行业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只是找一份体面的、收入不错的工作,如果你有把握考公成功,或者你有能从事硬科技方面的专业和学历,我建议你可以优先考虑这些方向而不是游戏。因为硬科技的突围,是我们国家目前最需要的、最紧迫的,在这方面,无论是国家还是民间,都会投入海量资源去攻坚,也会鼓励相当多的此类企业去积极的融资、上市,机会显然就更多

五、新人的职业发展路线:打工?创业?

那么,作为一个新人,如果现在入了局,以后可能的发展路线是什么呢?

再次回顾一下以前的老路:炒概念、搞营销、冲流水,把公司每年的流水规模炒得很高,不断的拉投资,然后寻找合适的机会上市。

现在新的发展模式是什么?不论是老厂商还是新厂商,都是首先着眼于通过扎实的产品品质和服务,通过团队自身的能力实现赢利,然后通过成功的产品不断打造自己的产品IP和团队IP,通过赢利的收入和已积累的粉丝再来研发下一代产品,已积累的粉丝越多越可以帮助下一款新游戏降低推广和发行的成本。

对于游戏公司而言,基本已不再以上市为最终目标,而是以持续健康的经营为目标。

那么,作为一个从业者,你的职业发展路线将会是什么样的呢?

其实,除了最终的目标可能与之前时代有所不同之外,其他的过程都与之前没有太大的区别:

1. 新手期(0-2年):先从新人努力变成一个熟手,掌握基本技能,了解行业规则

2. 成长期(2-5年):从一个熟手用成功的项目晋级为资深从业者,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

3. 成熟期(5-10年):从一次成功逐步积累成可以多次成功,建立行业影响力

4. 选择期(10年+):决定是继续深耕专业,还是转向更高层的核心管理或创业

到了那时,如果你想选择创业,那时至少你应该拥有:

- 不只一款成功项目的经历

- 在行业和玩家群体中较好的产品口碑和粉丝

- 对某个游戏品类的深刻认知

- 可以形成互补优势并能共同进退的核心团队成员

只不过,那时,是选择以一种全部从零开始的方式进行创业,还是选择在一家较大的平台内,带着老产品内部创业,就看到时的老板和个人选择了。

我见过不少案例,对于理智且较大度的公司创始人,在一个骨干团队要自谋发展时,通常愿意选择以投资方式入股支持,这对于双方而言也是皆大欢喜的双赢之举。

如果你不想创业,那就可以在专业的路线上,持续精进自己的专业能力,通过成功的产品给自己树立行业内的个人品牌,再在合适的时机持续向上晋升或者寻找更适合的团队。

记住:在这个行业,首先还是要靠作品说话,作品是才是始终能跟随每位开发者行走的名片。

六、新人找工作避坑指南:四个维度帮你选对公司

作为一个新人,在游戏行业找工作的过程中,如何避免踩坑呢?我给你四个维度的建议。

第一:远离"灰色地带"

首先,要分辨出来,只做合规合法的游戏。擦边的、非法的、不合规的游戏,不要去碰,不要一入行就在自己的简历上留下污点。

比如:博彩类、棋牌类、捕鱼类,都不是好的选择。因为其玩法具备一定的风险性,新人可能无法准确识别其中的风险。

当然,不排除棋牌、捕鱼类的厂商也有合法合规的厂商,只是相对而言,可能这些厂商并不合适想做游戏的新人加入。

宁可慢一点,也要走正道。

第二:选对城市很重要

要选择游戏企业多的城市,不仅有利于你选择一家适合自己的初入行的首家公司,也有利于在你能力提升后在不换城市的前提下就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各城市都有什么特点?让我给你捋一捋:

北京:名校众多,资本多,对外交流多,媒体多,做海外市场的游戏公司众多

上海:时尚感更强,资本多,全球化程度高,做二次元游戏和海外市场的游戏公司众多

深圳:游戏巨头腾讯总部所在地,做海外发行的小发行较多,做研发的成本偏高、风险也偏大

广州:游戏巨头网易总部所在地,做国内买量发行的大中小发行众多,流量市场化的经验丰富,附着于各个发行商的中小研发商较多,游戏类型多聚焦于RPG,整体比较运营导向

杭州:游戏巨头网易雷火工作室所在地,背靠中国美院和浙大两大名校,目前又多了游科这家单机代表企业,游戏企业数量可能没成都多,但质量较高,生活成本较成都高,离上海近,对接发行资源和资本较便利

成都:游戏巨头腾讯《王者荣耀》研发所在地,中小研发商众多,游戏类型众多,独游、单机、SLG、卡牌、RPG均有代表厂商,整体比较产品导向,但发行资源和资本较缺

武汉:高校众多,中小研发商众多,与成都类似,但没有成都的产业体系发展得成熟

如果在现阶段,一个以研发见长的团队,想寻找城市进行创业,我推荐的城市优先级是:杭州>成都>武汉

尽量不把第一选择放在北上广深,原因比较简单:在一线城市各项成本较高,外部其他企业的诱惑较多,不利于早期的成本控制和团队风险控制。

当然,杭州与成都各有优劣势。

杭州的优势是团队能力水平相对较高,背后的发行资源和资本资源对接较为便利,要想做高品质的产品,杭州比成都有优势。

成都的优势是地处内陆,可以静心打磨产品本身,不易受外界环境干扰,成都的城市性格比较从容,不会太急功近利,对自由的内容创作比较有利。但团队入驻前要有自己的核心人员,指望在成都本地通过招聘的方式招募到高水平的开发者是比较难的,因为他们基本都是各家自己的看家宝贝,会想尽办法留住的。

当然,如果你因为要就近照顾家庭等原因,无法到以上所提到的城市制作游戏,那么从就近原则的话建议选择离自己最近的省会级城市,同时要搜索和考察在这个城市有没有游戏研发所必要的游戏公司、高校等必要资源。

第三:选对公司类型

是选择一家在某一游戏品类上有深度积累、有过多次成功经验的公司,还是选择游戏品类丰富、综合实力更强或更全面的公司?

这个主要看自己的职业规划:

- 想不断在各个品类上尝尝鲜的,可以选择更全面的公司

- 只喜欢某个特定品类的,可以选择更细分品类的公司

这两种公司,各有各的优劣。前者,可能在特定品类上的钻研没有后者深入;而后者,可能在进行后续的职业选择时品类的选择面没有前者那么宽。

但无论选择哪种类型的公司,都要尽可能选择有过成功产品经验的公司,或者至少是由有过成功经验的制作人或核心骨干带队的公司。

尽量不要选择那些完全没有任何积累,名不见经传,自己还处于摸索期的公司。虽然这样的公司中也确实有优秀的,但毕竟风险会更大一点。当然,这种类型的公司在目前的行业中也已经非常少了,因为绝大多数都挂了。

第四:价值观比薪资更重要

尽量选择一家在价值观上不至于太歪的公司。

什么样的价值观是正的?什么样的价值观是歪的?

比如,始终强调游戏的乐趣、好玩、体验、产品导向的公司,且你能在这家公司的产品中、员工的沟通交流中、公司的管理制度中感受和体会到这一点,那这家公司的基本价值观至少是不会歪的。

而如果这家公司从始至终强调的都是成本、回报、收入、ROI,除非它是一家发行公司(因为发行公司就是干这些工作的),否则我至少会认为这样的公司多半会出现比较极致的强运营导向、压榨员工时间、PUA员工的现象,最终还是会闹得不欢而散,何苦来哉?

请记住:对于一个新人,选择的第一份工作至关重要

因为她不仅仅带给你一个职位、一份收入,更重要的是她会在无形之中塑造你的行业价值观以及未来很多年在职场上努力的方向。

笔者很庆幸,在刚刚入行时,就遇到了很多真正热爱制作游戏的人,并由他们带我入行。也希望游戏新人能通过我的这篇文章,对游戏行业,对游戏公司,看清楚,再选择。

七、写在最后:因热爱而选择

回到开头的问题:"现在的游戏行业,还值得入吗?"

我的答案是:如果你真的热爱游戏,现在反而是好时机。如果你只是想找份高薪的、或者稳定的体面工作,那是不合适的。

现在的游戏行业,已经不是那个"捞快钱"的行业了。它需要的是真正热爱游戏、愿意沉下心来做产品的人。它给予的回报,也不再是快速的财富积累,而是创造优秀作品的成就感,是被玩家认可的满足感,是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奋斗的充实感,而说到最实在的高薪的回报,也只是成功的作品、以及靠谱的老板,带给你的自然而然的回报而已。

如果你已经做好了准备,那就勇敢地迈出这一步吧。游戏行业需要新鲜血液,需要有理想的年轻人!

中国的崛起,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同样需要有理想的年轻人,通过打造更多的中国好游戏,一起参与!

我们需要更多的《黑神话: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