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国产独特反乌托邦心理惊悚游戏《黑暗世界:因与果》推介:探寻凄美之梦
游戏观察网
更新日期:2025-07-03 12:34:34

视频版

我心中国产游戏国际化的起点标志

毫不夸张地说,本作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个杰出的游戏作品,更是真正在我心中标志着国产游戏崛起的证明。
《黑暗世界:因与果》,这款由上海月壤工作室开发的“3I”作品(也就是低成本但近2A的定位),是一款完全对着我口味下菜的游戏,也是我此前不会想到的、突然出现的、自己真正喜欢的第一款国产游戏。
这是一部完全跳脱出“国产游戏”这个标签(或者说我们对这个标签的第一印象)的作品,而这恰恰是为什么我认为这标志着国产游戏行业真正开始进入国际化发展的标志。
当它不再想特意表现出自己的差异,它便能真正开始影响些什么,举个也许不恰当的例子,就如同意大利的水管工代表着日本的游戏文化一样,而我也发自内心地欣喜于,我们的游戏也已经可以用任何天马行空的方式去书写自己的表达。

黑房子,红房间

如果想先做一个“导购向”的人群推荐来给大家了解一下这部作品的调性,那么这个语境下的形容词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作品:
  • 《双峰》
  • 《1984》
  • 《心灵杀手》
  • 《死亡搁浅》
  • 《控制》
……
你心中应该已经有了大致的画面吧!

内容因剧透、敏感不适等原因被隐藏

点击查看
这是一个《双峰》的那种“在作品中做梦”的基调,配上《1984》般的社会描写,与《心灵杀手》般的多媒体叙事,这是一部取各家多长道出自己故事的作品。

玩一场真实的幻梦

这是一部极具表达欲望的作品,也是一部在氛围、质感、美术上都有所建树的作品。
其主要玩法方式就类似去年另一部令我惊艳的作品《无人愿死》、同样的侦探/调查角色题材、同样的电影化叙事演出、同样独具一格的美术风格、同样优秀的平面设计。
不同的是、本作还是一个心理恐怖游戏,程度大概类似《心灵杀手》。
在其他的游玩方面,游戏中存在一些小小的战斗桥段,相较游戏其他的方面,显得比较稚嫩、但也因为远远不是重点,只是偶发桥段,所以几乎并没有负面影响到什么事情。
另外,虽然不少模型和材质都较为粗糙,可是对于光照的设计和处理都非常优秀,足以在大部分时候掩盖一些技术瑕疵。
另外有一点比较怪的就是,游戏设定在东德,但环境里用的全都是英文。

我喜欢在作品的缝中做梦

当我在游戏中看到那红色房间、看到那真人影像的结合,看到那留白、穿梭、推着你走、不管不顾、引你开始进入一种流淌着的梦的情况中的时候,我就知道,我找到了同好。
制作者们一定也喜欢他的作品,果然,在制作人员表结尾,大卫林奇的名字被放在了一句令人遗憾的话里。
同时,Remedy的风味也是那么的浓郁,但巧的是,那是我最喜欢的游戏工作室之一,也是我最为陶醉的叙事手法之一。
《黑暗世界:因与果》的倒叙、插叙之节奏把控是那么的顺畅、怪异而又顺理成章,细节全部已经埋好、如果和我一样细细观察环境,你的叙事体验还会更加精彩。

磁带未来主义演绎

游戏的美术是典型的“Cassette Futurism”,也就是“磁带未来主义“,这个具体的细分美术类别还有自己的subreddit,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又巧了、这也是我最喜欢的美学风格之一,如《星空》、《控制》等作品一样,也能让人在潜意识中完美地接受失真、噪音、等大量与之强关联的共同造就质感的后处理方式。
我不打算在这里做什么剧透,因为其叙事虽然没有到《双峰》这样的“做梦“级别,但也同样带有那种恰到好处的留白,与极大量的悬念抽丝剥茧之过程。
游戏时长并不长,不到7小时,还是建议大家自行初见吧!


I